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人物观点

金融家

专题

文化

  • 唯物史观确立文明演进的正道逻辑

    人类的历史是人自己的理论和实践活动的产物。但是,进入文明社会以来,尤其是当人类确立了以哲学审视人类全部历史性实践的方式以来,

    181 2021-08-10
  • 深刻把握党史在“四史”中的重要地位

    在2020年1月8日召开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思想武装的重中之重,同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贯通起来,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起来”,这一重要嘱托表明“四史”教育事关党的理论传承及创新。

    320 2021-03-25
  • 语言战略在美国家安全中的作用与启示

    一方面,语言作为软实力能够成为沟通各国文化的桥梁,具有提升国家形象和国际地位的作用;另一方面,语言也是一种战略资源,成为了解他国文化和战略的基础,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

    327 2019-09-09
  • 净评估:美国安全战略研究的利器

    净评估作为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分析的重要手段,在国家安全当局和军队法令的强制推动下,成为美国战略分析决策不可或缺的工具。

    518 2019-05-22

全球贸易放缓及其对亚洲新兴市场的影响

创建时间:2016-11-20 05:33

  作者 杰罗姆·鲍威尔  全球经济正处于一个关键时刻。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的世界经济展望,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今年将增长仅3.1%,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最低的增长速度。 投资和生产率仍然低迷,尽管极低,甚至在许多经济体负利率。全球疲软的一个关键方面是特别相关的是亚洲新兴经济体在全球贸易急剧放缓。 这个减速代表一个显著的背离的“正常”的时间过去的几十年里,我今天讲话的主题。

  更具体地说,我将讨论四个主题。 首先,我将回顾全球贸易放缓的主要特点和总结对其潜在原因的证据。 其次,我将检查的特殊角色,结构性变化在中国似乎在贸易放缓。 第三,我将会为经济增长放缓的影响。 最后,我将提供一些意见亚洲经济体如何应对经济放缓反思他们的“出口导向型增长”模式。

  记录全球贸易放缓及其可能的原因
       设置场景中,我将讨论最近的全球贸易放缓的主要特点。 正如你所看到的
大萧条后,世界贸易的增长反弹,但自2011年以来已大幅放缓。 在实际通胀调整后的基础上,世界进口年均增长低于3 - 1/2比例自2011年以,大约有一半的7%的速度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前的八年。贸易不再是超过了GDP的增长。 现实世界进口的份额在世界国内生产总值自2011年以来一直在平略低于30%后1985年和2007年之间的近一倍。这种持续放缓的贸易相对于GDP很不寻常:自1870年以来,贸易增长速度通常比生产、外的战争和经济衰退时期。

  贸易低迷几乎无处不在。实际贸易增长一直低于2011 - 15时期相比,2000 - 07年期间,20国集团除日本以外的国家,其贸易增长常数显示,进口增长的下降在新兴亚洲尤为明显,超过10%在第一时期,超过3%在第二时期。 但是,进口增长在拉丁美洲和发达经济体。

 进口增长之间的差异和实际GDP增长相同的两个时期。新兴亚洲的微分从正到大幅负,表明真正的进口增长放缓远低于GDP的增长。 在国外先进经济体,微分在最近时期几乎为零,这表明真正的进口增长几乎没有跟上GDP的增长。 贸易相对于GDP保持较好的在美国和拉丁美洲。

 贸易放缓只是缓慢增长的另一个表现,还是一个独立的问题?这取决于衰退的原因。 疲软的全球经济增长无疑是解释的一部分,强调几个最近的实证研究,包括一个特别章节在最新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主题世界经济展望。我们可以看到全球GDP增长已从平均3.5%,约为全球金融危机之前的2.5%。

  但疲软的全球经济增长还不足以解释为什么贸易放缓,GDP增长速度超过了几十年了。 部分原因可能是,国际贸易流动的特殊支出类别集中已成为特别薄弱。一个鲜明的例子是全球金融危机,当投资需求暴跌和耐用品两个高度交易支出导致了大幅下降4%,世界贸易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率,特别疲软的需求一直持续超出了危机,也可以解释最近的一些贸易相对于GDP疲软的影响。世界投资增长放缓,自2011年以来,从全球金融危机之前的4.5%左右增长到目前只有3%增长,明显超过了世界GDP增长放缓或在世界消费。 但是差异不大,说明这种解释只能做到这一步。

 事实上,研究表明,其他因素也很重要在占世界贸易增长放缓。其中一个因素是减速在贸易自由化政策的步伐。 从1990年代初到2000年代中期,贸易壁垒迅速过来,包括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于1994年,2001年中国进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及2005年期满multifibre协议限制纺织品进口到美国和欧盟。 这些变化导致出现群体性最快速增长比例自1870年以来。 随着贸易自由化的步伐放缓,近年来,也许反映了限制进一步上涨从贸易协定,它只是自然出现群体性比率应该趋于平缓。

  另一个相关因素是全球价值链的成熟。增加碎片跨国际的生产是一个专业化的收益所带来的必然结果,意味着更多的贸易对于任何给定的最终产品的价值,从而增加了生产总值(GDP)增长主要在2000年代和1990年代贸易流动。全球价值链以除美国之外的国家,其世界出口份额在此期间大幅增加。合理的跨国界的生产增加碎片的过程中受到“收益递减“,有其自然的局限性。 符合这个概念,更大的产品分化的趋势在最近几年已经放缓。

 当然,中国在全球贸易放缓的任何讨论,不仅是中国的贸易受到影响的所有因素的讨论,也是中国经济持续的结构性变化,包括向国内需求再平衡,施加一个独立的对世界贸易流动的影响。接下来看看中国在更多细节。

  中国
       经过多年的快速的出口增长,中国现在是世界上的领导人在出口和进口。 现在中国的出口占世界总量的14%,而15年前只有4%。 与此同时,中国的工业化和出口模式极大地增加自己的对进口原材料的需求,中间投入和零部件。 然而,近年来,中国在中国进口和出口增长已明显放缓。 这些发展对全球贸易有显著的影响。 一个简单的方法来衡量这种影响是考虑会发生什么,如果中国的贸易没有减速。
在反事实的中国贸易的增长并没有放缓相对于其国内生产总值自2011年以来,全球贸易仍将占GDP的比例增长。

  当然, 一个明显的趋势,中国加工出口、进口零部件组装的再出口,在总出口中稳步下降了好几年。 这一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全球需求疲弱,疲弱对最终商品和服务的需求从发达经济体应该导致中国加工出口不成比例。 这也符合全球供应链形成的减速。

 虽然全球因素无疑扮演了一个角色,然而,有证据表明,相当一部分的中国贸易增长放缓反映出中国经济的发展,可能会对全球贸易产生了持久的印记。第一,中国的制造业基地的快速扩张在过去的15年里,通过储量丰富的廉价农村劳动力可能只是达到其自然极限。 因此,我们希望中国的制造业出口放缓。

  第二,中国的复杂阶梯生产一些附加值更高的零部件本身,而不是导入它们。这一现象的一个表现是近年来中国出口产品的国内附加值越高,相对于在全球金融危机前的一小段时间内。另一个表现从零部件的份额的下降在中国制造的进口总量从2005年的65%到2014年的50%以下。这两个的证据表明,从中国进口零部件在转移不仅仅是由于较低的订单与发达经济体进口需求疲弱,但也由于上升的生产率和复杂的中国劳动力,使中国转向附加值更高的出口。

  随着中国的复杂阶梯,也期待其他国家采取更大的作用。 我们有证据表明,一些其他更便宜的劳动力的国家,如越南和孟加拉国,作为出口商扮演更多的角色在亚洲供应链的低附加值部分。 坊间证据显示,一些这种转变也发生在中国,低附加值生产转移到低工资中国内陆地区。

  第三个重要的结构性变化影响中国贸易是发展中国在远离其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模式,重新平衡其经济向内需。投资在危机前的支持高出口,占经济的比重一直在下降,虽然消费份额已经上升。 但是,消费比例仍远低于其价值在2000年代早期。 此外,我们可以看到的再平衡,中国生产已经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移。 这些发展,中国的经常账户盈余大幅下。

  这些都是受欢迎的进展,中国的巨额贸易顺差在创造了一个不可持续的情况下,造成中国经济内部失衡和全球失衡。 但转向国内需求再平衡可能会抑制中国的贸易在一段时间内作为资源从trade-intensive转移制造业。 原则上,这拖累中国的贸易甚至可以部分或完全抵消中国消费者更强的进口。 然而,到目前为止是有限的,实质性的进展取决于中国当局的能力,目前压低消费,增加储蓄。 然而,中国的消费者的崛起将及时推动世界贸易快速增长的另一个长圆形。

  对该地区的增长
       世界和中国贸易的发展趋势对亚洲新兴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

  毫无疑问,多年来,中国和其它亚洲新兴经济体都受益于贸易迅速扩张。更大的贸易可以提供一系列的经济效益,包括使追求比较优势,培育更多的竞争(导致更高的效率),生成技术和知识溢出效应,促进关键资本货物的进口。 这些因素提高生产率和增长和结果的可用性更多种类的商品给消费者以更低的价格。可以肯定地说,这些年来,亚洲经济体已经受益于他们高度的出口方向通过所有这些传输机制。一些学术研究已经发现开放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各国经济增长在此期间从2000年到2007年对其出口方向,提出了说明:经济显著增长更快的在这段时间,和快速增长的亚洲新兴经济体的红点通常是最外向型。

  如何在亚洲更多地关注贸易发展?首先,增加在亚洲的出口方向是通过利用低成本、低技术劳工为国外市场生产低附加值的产品。 随着时间的推移,日本和韩国等国家,高附加值的出口,通过技术和知识溢出效应。之后,随着中国的崛起,许多亚洲新兴经济体融入全球供应链,与中国作为一个巨大的亚洲组装线的端点。

 鉴于贸易中受益的亚洲经济体,似乎自然,全球贸易放缓,无论其原因,可能会导致一些地区的活力和增长的损失。 对中国来说,从贸易的依赖转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政策的选择,与平衡视为一种维持增长面对的一些疲惫沉重的导出/投资模式,所以中国的发展将为这些经济体的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一个自然的问题是中国出口产品的国内市场的内容是如何影响国家严重依赖于向中国供应零部件。零部件的份额在其他亚洲经济体对中国的出口远远大于他们的分享对世界其他地区的出口。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比例已经从2005年的70%下降至2014年的60%,而占零部件对世界其他地区的出口增加。 加上前面提出的中国加工出口的趋势,表明在亚洲其他经济体正负面影响通过少最后全球对中国出口商品的需求和使用由中国进口零部件生产任何给定数量的制成品出口。

  这些变化的影响令供应链被抵消非常缓慢,只有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中国进口更多的商品才会在国内消费。至少到目前为止,中国完全取代领先经济体作为增长引擎的亚洲新兴市场值得怀疑。 更具体地观察这个问题的一个方法是估计一个方程为亚洲新兴经济体增长。中国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分别控制和领先经济体的增长。 这种方法让我们看到中国经济增长的直接贡献的邻国保证金,除了间接影响中国对发达经济体的出口。

  这种锻炼的结果,基于10年期滚动回归,提出了在2000年代,上半年领先经济体的增长对新兴亚洲的前的影响。中国稳步上升,从接近于零到2005年一对一的效果,而中国经济增长系数徘徊在0.25,未予重视。这些结果表明,中国崛起的影响在其他亚洲新兴市场于2000年代主要反映了中国作为一个“管道”的角色与发达经济体的贸易。 然而,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后,我们看到的系数向下移动一些领先经济体的增长,而中国的经济增长上升到0.5的系数,成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但领先经济体的增长的直接影响仍比中国经济增长的直接影响,一致认为它仍然处于初期阶段的中国经济的再平衡,中国只会慢慢取代发达经济体的角色作为新兴亚洲经济增长的驱动程序。

  反思“出口导向型增长”模式
       最后,亚洲新兴经济体如何应对全球贸易放缓,在中国发生的结构性变化的一些结构性变化,我已经讨论了建议。最近贸易相对于GDP的减速可能会持续下去,我们可能期望全球贸易增长一样快,但不显著高于全球GDP增长在可预见的未来。 在这种情况下,新兴亚洲国家可能无法期待其出口行业作为其经济活力的关键来源。

  一个亚洲经济是什么?我认为,不是试图通过加强外部盈余恢复经济增长,在这种情况下,更有意义的是亚洲新兴市场关注内需作为经济增长的引擎,并允许他们的贸易顺差和经常账户盈余减少。 当看这些经济体总体来说,经常账户盈余大大缩小后,全球金融危机在此后大幅反弹。然而,一些缩小经常账户余额占GDP的比例在一些亚洲新兴经济体的盈余增加了,比如韩国,台湾,泰国。 鼓励国内需求和允许向下调整这些盈余的亚洲新兴市场,与更多的余额变成赤字,将提供一个急需注入需求融入全球经济,支持在该地区为经济增长提供另一个增长来源,以减少从外部需求动力。

  转向亚洲的外部赤字将是有利的,考虑到目前低水平的外部融资成本。 许多观察人士提高的可能性,全球经济的“新常态”,全球需求温和,低生产率增长,而缓慢的贸易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保持低利率在发达经济体。可以肯定的是,债券收益率在近期上升,但从历史标准来看仍然很低。 因此,亚洲经济体的外部融资成本下降,而应该支持强大的私人资本流向新兴市场。 通常,我们担心这些流的波动以及他们如何可能加剧金融不稳定的风险,尤其是美国货币政策正常化。 但我们也应该记住,许多新兴市场经济体(资金),特别是在亚洲,改进了他们的宏观经济基本面在过去的二十年里,他们已经建立了足够的资金储备,没有等待需要进一步储备积累出于预防目的;本币更灵活,它充当一个调整机制的冲击,也减少波动的可能性由于汇率干预外汇储备。 这些因素使亚洲新兴经济体受到较小的影响。

 考虑到这些因素,我们敢想象在一个世界里私人资本流入新兴市场经济体可能是自我维持的,不是官方资本的逆向流动所抵消,并将金融长期盈利的投资将帮助支持这些经济体的增长,同时也支持全球经济增长。从本质上说,这些资本流入金融,从出口导向型增长转变为内需拉动增长模式令全球贸易放缓。 很少或根本没有官方外流,资金资本净流入,一致的经常账户赤字,而不是经常账户盈余。 前美联储主席伯南克(Ben Bernanke)最近指出,有利可图的可用性资本投资在一个世界的一部分可以帮助战胜世俗停滞在另一个部分。

 当然,这些发展可能需要时间。全球经济关键在新兴亚洲经济体。确实,更广泛的新兴市场经济体加强国内需求而追求稳健的政策,是为了全球经济,这也是亚洲新兴经济体应该这样做自己的缘故。

                                                      来源:美联储


声明:观点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财万网立场。